当前位置:首页 > 掠影 > 正文

行业翻译 电力行业资料翻译多钱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行业翻译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行业翻译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电力行业资料翻译多钱

首先要看你的资料是翻译成那个语种,其次是你对翻译资料的质量要求,最后是适用于哪里等因素有关。电力行业的技术资料翻译成英语的话,一般的用资深的专业老师翻译就可以,这种资料要求不是很高,对电力行业熟悉,英语功底强基本是可以做的。上次尚语翻译公司给我们翻译的技术资料,在国外项目上使用,很多人说翻译的很详细,有些也备注的很清楚,是一家不错的供应商。

行业翻译 电力行业资料翻译多钱

翻译行业前景怎么样,会被人工智能取代吗

我不看好,特别是基础的翻译容易被替代。但,高级翻译有前途。

比如,有了谷歌翻译、有道翻译,有一定英文基础的人,会选择借助工具自己完成翻译。这样对于要求不高的翻译问题,就可以自己解决,不需要通过专业的翻译。

其次,人工智能不断在进步,语言本质上是一种算法,是字、词、句的有机组合,只是组合的方式比较复杂,还要结合情境,长时间来看,这是个数学问题,应该可以解决。

未来,人会更注重体验,翻译的后的阅读体验感是我们比较在意的事情。所以,高级翻译未来会更有市场,也许人更有人情味吧。

短期来看不太可能,两种语言之间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无论是语境还是前后内容都会对一句话的意思带来改变,特别在文化差异下,有些话不是简单的字面意思,需要确切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才能对应翻译出来,缺少内涵的翻译是没有灵魂的。

不过长期来看随着ai学习能力的提升,还是很有机会达成人类拥有的水平的,不过应该没那么快,现在翻译行业的需求还是很大的,世界已经是一个整体,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碰撞很多时候就依赖于翻译的帮助,其实最主要的还是你是否喜欢这个行业,如果光看前景肯定有更好的选择,不过这个行业也不差就是~

目前人工智能翻译的水平

先说笔译,近几年人工智能翻译的水平可以说是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记得以前机翻的文章根本没法用,语法一塌糊涂,只能做个参考。

但现在的机翻结果基本80%左右是正确的,有时候简单的句子几乎可以达到100%。感觉用人工智能翻译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再说口译,目前已经有可以实现同传的便携机器了,双方都戴上蓝牙耳机,然后通过机器翻译来交流。不过人工智能的口译水平就没有笔译的那么理想了,简单的句子还可以,稍有难度的交流就不行了。

未来的趋势

现在国内像讯飞科技这样的公司已经可以把语音与文字互转的功能做的很好了,那么理论上从语音到文字、再由文字到语音的转换过程,应该也是可以实现的。

相信不远的将来人工智能翻译的口译也可以有更好的表现,为不同语言之间的人们交流带来更多的便捷。

翻译行业会被人工智能取代吗?

这个问题就好比有人问财务工作以后是否会被人工智能取代是一个道理。

那些简单重复的东西将来一定会被取代,语言也是一样。简单的、有固定规则的表达句式很容易被编码,然后由人工智能完成互译。

但是那些复杂的、不固定的表达方式,例如文学作品、即兴的演讲等,完全人工智能化应该是有相当难度的,短时间内不太可能。

不仅是翻译行业,所有行业都要思考,到底什么是不会被人工智能取代的核心竞争力。

去年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搜狗首秀了 AI 黑科技——机器同传。此后,搜狗一发不可收拾,今年5月份全球机器智能峰会( GMIS 2017 )会上,搜狗“汪仔”与人工速记 PK 4:1完胜,让人热血沸腾;9月初,搜狗语音交互中心机器翻译团队斩获国际顶级比赛 WMT 双料冠军。( WMT 全称是 Workshop on Machine Translation,是由来自欧洲和美国的高校、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联合举办的业界公认的国际顶级机器翻译比赛之一。合伙君注)

CEO 王小川致员工内部信中,有着这样激动人心的描述:“已经没有人怀疑搜狗的生存问题了,唯一的悬念就是搜狗能否在搜索领域实现颠覆,能否在人工智能领域引领重大的创新。”

不少“外部人”看了信也热血澎湃,毕竟翻译领域人工成本高居不下,如果能用 AI 解决高成本问题,无疑劫走其中大部分的红利。

所以,AI 翻译是下一个创业的风口吗?笔者认为,现在时机尚不成熟。

首先,创业公司缺乏大规模参考数据。

Google 是较为典型的例子,产品用户数量推动产品多语言本地化,从而加大对于翻译高效、准确、低成本的需求,倒逼翻译产品的诞生。而AI翻译产品恰好能够解决这些痛点,产品与公司科技感使命的调性不谋而合。

从 AI 翻译本身来讲,AI 技术需要把海量的数据通过优良的算法,运用现代并联分布式计算出来。搜索功能提供用户行为数据,为人工智能提供了海量的价值数据。据相关资料显示,搜狗每日语音识别的 PV 是在2.6亿次,产生的语料规模是22万小时。

行业翻译 电力行业资料翻译多钱

大数据无疑是难攻克的一个点,用户数据基本被中国互联网的几大巨头所吸引,互联网现阶段,难以出现航母级产品与之抗衡。

其次,技术难度较大。

一个 AI 翻译产品做到翻译精确至少需要攻破几个难题:形式端,拍译要攻克图像识别,同声翻译要攻克语音识别;内容端,攻克文本语言分析、大数据。而这些,都远没有达到 AI 的阶段,机器缺乏对视觉场景、听觉场景、自然语言处理的常识判断。

翻译行业本质上是一个人文行业,翻译讲究“信达雅”。以文本语义分析为例,需要解决三个问题:语料积累(字音、字形、语法等)、语境场景收集和副语言与文化背景。但是社会变化日新月异,调研人群和沟通客体都存在着不确定性,所以在文本语义分析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失误和偏差

再次,盈利模式不明。

类 AI 翻译产品(尚未有产品达到 AI 翻译)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以 Google、搜狗生产互联网形式产品,如 Google 翻译 APP 和搜狗 PC 端智能翻译入口,另一种是以科大讯飞生产的实体机。

现阶段,Google、搜狗基本免费向用户开放,依靠流量广告收益。作为实体机的后者,或许保留了一些创业空间。今年5月的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科大讯飞旗下产品“讯飞听见智能会议系统”着实惊艳全场:机器同传的准确率达到了95%以上,且在展示视频里,可以切换奥巴马的翻译声音。据2017年科大讯飞年中财报显示:“旗下的晓译翻译机在报告期内销售近6万台”。

另一方面,新兴的实体翻译机也异军突起:北京分音塔科技的准儿翻译机在京东众筹预售,完成600%的用户抢购;双猴科技的“魔脑晓秘”融合谷歌、百度、讯飞、微软四大翻译引擎。这些都表明了智能翻译实体机作为可以作为 AI 翻译赛道上的试水产品。

9月19日,百度智能 WI-FI 翻译机在日本名古屋第16届机器翻译峰会上大放异彩,这是百度在语音识别技术上的一大突破。这款翻译机不仅可以翻译中、英、日多种语言,还自带80多个国家移动数据流量,为手机、电脑提供上网服务。这款翻译机为人类突破巴别塔之隔,又迈进了科学的一大步。

作为 AI 翻译的排头兵,百度 WI-FI 为首的实体翻译机可以极大降低人工翻译的成本,提高翻译效率。但是,翻译机也有很多局限性:如受众范围过窄,技术精准要求高……这些都会成为翻译机盈利的潜在风险。 如果说机器翻译与人工翻译是一场赛跑,翻译精准就是赛跑终点线。作为残酷的产品使用者,只要翻译精准,并不在乎翻译者是人还是机器。1919年,在审判德国的巴黎和会上,英法两国代表共计1000人目睹了“同声传译”的第一次亮相,“同声传译”作为高级精英职业形象深入人心。在无数小语种学生还在趋之若鹜的学习同声传译时,AI 翻译谋杀的风声便喧嚣尘上。国际化浪潮下的新兴职业,百年之后就变得危机四伏。

AI 颠覆人工的趋势并不是耸人听闻,高盛纽约交易员从600个缩减到2个,富士康6万名员工被4万个机器人所代替。正如李开复先生论断,随着AI科技完善,很多基础重复性的岗位将会消失,而 AI 翻译只是人工智能和人类博弈的冰山一角。

在《超智的哲学论述》中,牛津大学超人类学家尼克·波斯特洛姆计算预言:2020年,人工智能会达到人类智慧的10%;2040年,人工智能将达到人类智慧的50%;而到2075年,AI 将达到人类智慧的90%。那时,像 Lucy 一样的超智能体将会出现,人类会和自己亲手创造出的敌人博弈,Lucy 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人工智能的人工二字抹去。

产值稳步增长

根据中国翻译协会的统计,2021年中国以语言服务为主营业务的企业数量达到9656家,与2019年相比增加了806家,企业总产值也实现稳步增长,达到554亿元,与2019年相比上升了25.6%。

从企业规模来看,截至2021年底,中国语言服务企业中注册资本在100万元以上的企业数量仅占总数量的17.86%,而注册资本在0-10万元的企业数量占到了总数量的42.69%;整体来看,中国语言服务行业企业规模普遍较小。

从产值分布来看,注册资本在100-500万元的1265家企业创造了177.1亿元的产值,占行业总产值的31.94%,是行业的中坚力量。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翻译业务显著增长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计划的不断推进,国内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相关翻译业务量也显著增长。2021年,阿拉伯语、俄语、德语、英语和白俄罗斯语为语言服务市场最急需的五个语种。

机器翻译与人工智能业务集中在广东地区

2021年,具有机器翻译与人工智能业务的企业达252家;从地域分布来看,具有机器翻译与人工智能业务的企业在广东分布最多,占到了总数的27.4%。从企业性质来看,具有机器翻译与人工智能业务的企业以民营企业为主,占比为92.3%,外资企业与合资企业占比均为3.7%,而国营企业占比仅为0.3%。

翻译与语言服务行业向多元化发展

2015年以来,中国语言服务企业翻译业务涉及的主要领域由化工、机械等制造型产业逐渐过渡到科技和教育类产业。2015年排名前三的翻译领域为法律合同(80.6%)、化工能源(77.8%)和机械制造(75.9%),而2021年排名前三的翻译领域为教育培训(41.1%)、信息技术(40.8%)和知识产权(38.8%)。翻译覆盖领域更加分散、多元,反映了我国语言服务行业的快速发展。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语言服务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行业翻译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行业翻译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