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瞬间 > 正文

子产,铸邢书,有何历史意义 子产之从政也原文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子产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子产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子产,铸邢书,有何历史意义

这是中国最早的成文法,揭开了中国法制史新的一页,其中有不少条文为后世所因循。

公元前536年,在郑国执政的子产首先创制新的法规,将法律条文铸在鼎上予以公布,“以为国之常法”。这种“铸刑鼎”的方法,曾受到贵族们的攻击,但它毕竟是有生命力的,所以郑国的大夫邓析在“铸刑鼎”以后,又补充修订了《竹刑》;公元前513年,晋国也仿照郑国“以铸刑鼎,著范宣子所为《刑书》焉”。《刑鼎》、《竹书》、《刑书》的具体内容已不可知,但从各家的议论记载中,可以看出这些法规是体现着以后法家所主张的无上下贵贱皆从法的精神的。在此基础上,战国时期的各国先后实行变法。并将法律公布于众,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魏国李悝编定的《法经》和秦商鞅变法后颁行的《秦律》。

子产,铸邢书,有何历史意义 子产之从政也原文

子产之从政也原文

1. 子产之从政也,贾谊曰:“子产侠之而不切耳,能进不喜,能退不忧,废免必趋命,任贤如流,虽有淫者,必行其行,必由其谋。
”可见子产为人豁达从容,善于进退得当,尊重权威,注重用人能力,严守原则。
2. 在《论语·为政》中,孔子曾赞扬过子产“子产不毁,不善其政,其道不行;子西闵诸人之不知而好之,扇动于他人之间”。
说明子产的精神风貌和为政才能也与周围的人圆滑、阴险的政治氛围截然不同,备受孔子的赞许。
3. 子产属于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和文学家,文化涵养和贡献较其它时期的政治家和将领都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和代表性。

原文:

子产之从政也,择能而使之。冯简子能断大事;子大叔美秀而文;公孙挥能知四国之为,而辨于其大夫之族姓、班位、贵贱、能否,而又善为辞令;裨谌能谋,谋于野则获,谋于邑则否。郑国将有诸侯之事,子产乃问四国之为于子羽,且使多为辞令;与裨谌乘以适野,使谋可否;而告冯简子,使断之;事成,乃授子大叔,使行之,以应对宾客。是以鲜有败事。北宫文子所谓有礼也。

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然明曰:“蔑也今而后知吾子之信可事也!小人实不才。若果行此,其郑国实赖之;岂唯二三臣?”

子产,铸邢书,有何历史意义 子产之从政也原文

仲尼闻是语也,曰:“以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

子皮欲使尹何为邑。子产曰:“少,未知可否?”子皮曰:“愿,吾爱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子产曰:“不可。人之爱人,求利之也。今吾子爱人则以政,犹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其伤实多。子之爱人,伤之而已;其谁敢求爱于子?子于郑国,栋也;栋折榱崩,侨将厌焉,敢不尽言。子有美锦,不使人学制焉。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而使学者制焉;其为美锦,不亦多乎?侨闻学而后入政,未闻以政学者也。若果行此,必有所害。譬如田猎,射御贯,则能获禽。若未尝登车射御,则败绩厌覆是惧,何暇思获?”

子皮曰:“善哉,虎不敏。吾闻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近者。我,小人也。衣服附在吾身,我知而慎之;大官、大邑,所以庇身也,我远而慢之。微子之言,吾不知也。他日我曰:‘子为郑国,我为吾家,以庇焉,其可也。’今而后知不足。自今请,虽吾家,听子而行!”子产曰:“人心之不同,如其面焉;吾岂敢谓子面如吾面乎?抑心所谓危,亦以告也。”

子皮以为忠,故委政焉。子产是以能为郑国。

子产,铸邢书,有何历史意义 子产之从政也原文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子产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子产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