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瞬间 > 正文

姚剧 余姚姚剧的起源、形式、艺术特点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姚剧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姚剧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姚剧 余姚姚剧的起源、形式、艺术特点

余姚姚剧的起源、形式、艺术特点

姚剧属吴语系滩簧类地方剧种,用余姚方言演唱。其前身为余姚滩簧,简称姚滩,又曾被称为鹦哥戏。姚剧起源于十八世纪上叶,形成于十八世纪中叶,脱胎于当地雀冬冬、白话佬等民间说唱艺术和车子灯、旱船、采茶篮等民间歌舞,始行于余姚和慈溪市中西部及上虞市曹娥江以东地区,至今已有250余年发展历史。 姚剧以其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剧目特色与艺术特点,长期以来为浙东地区广大农村观众所喜闻乐见,广为传唱。余姚姚剧团自成立以来,创作了《半夜鸡叫》、《搭壁拆壁》、《焦裕禄》、《强盗与尼姑》、《沙场泪》、《传孙楼》、《龙铁头出山》、《鸡公山风情》、《女儿大了,桃花开了》、《兰花女》、《母亲》等一大批优秀剧目,多次获全国级大奖。 邑人学者姚业鑫先生在《名邑余姚》一书中介绍:姚滩由民间歌舞和说唱逐渐发展成民间小戏,俗称“灯班”,或称“灯戏”。“灯戏”多在元宵灯节时上演,后来发展到其他节日活动。清时出现了职业性灯班,如乾隆时的“才华班”,规模较大,角色齐全。1830年前后,职业性灯班姚剧 开始向外发展,又有了“串客”、“花鼓”、“鹦哥”等名称。“鹦哥班”以其大段对白和清唱,巧嘴伶俐而著称。  徐珂《清稗类钞》中曾提到“余姚灯班”艺人陈桐香到达苏州、无锡等地演出。清道光年间,新界朱仙桥(现划慈溪)人陈纪成,曾组织滩簧班子,在姚北一带聚演。清光绪初年,艺人马楠木等进入上海、与苏滩、沪滩等滩簧剧种互相影响,吸收消化外来剧种的部分剧目与乐曲,“鹦哥班”终于成熟,形成其独特的乡土风味,被称为“余姚滩簧”。 姚滩的唱腔淳朴优美,节奏明快,富有乡土气息,由基本调和小调两部分构成。基本调常用的是“平四”和“紧板”。曲体为“起、平、落”形式,平腔只用清板演唱,男女同调异腔,转换自然,女调的“平四”下韵,常衬有“嗳嗳唷”的衬音,清亮委婉,富有特色。“平四”一般用于叙述性唱词,较抒情,可以表达不同的感情;“紧板”多用于剧情紧张、气氛热烈的场面。另一类是小调,共有40余首,或为江南民歌,或为明清俚曲,常用的有《夜夜游》、《小扳艄》、《紫竹调》、《对花十送》、《五更调》等,音色醇厚,节奏轻快,雅俗共赏,并富有乡土气息。

姚剧 余姚姚剧的起源、形式、艺术特点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姚剧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姚剧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姚剧 余姚姚剧的起源、形式、艺术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