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瞬间 > 正文

为什么现在北京的英文不叫Peking了 苏州英语翻译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苏州英语翻译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苏州英语翻译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为什么现在北京的英文不叫Peking了

谢谢邀请。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北京地名的来历。是明成祖朱棣篡权后,把首都北迁。于1403年把北平改为北京。这样,北京地名一直沿用了500多年。直到1928年国民政府又把北京改为北平。到新中国成立前夕,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确定国旗、国歌、首都,又把北平改为北京。

为什么现在北京的英文不叫Peking了 苏州英语翻译

北京以前译为Peking这一译法,众说纷纭。至今没人说得清楚。但现在流行四种说法。

第一种,根据牛津英语词典,Peking来源于法语Pekin,是16世纪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所拼写。最早使用在1564年。

第二种,威妥玛式拼音方法。是英国人威妥玛所创立。是19世纪中国拼音方法前广泛使用的中文罗马拼音输入法。

第三种,来源于粤语系统。当时南方港口开放通商,西方传教士最先到达南方沿海地区。误将南方口语当成中国官语。从而译成Peking。

第四种,北平的音译。电视剧北平无战事的直译。

到1978年年底,中国政府出台了汉语拼音方案,并正式颁布,1982年强制执行。经联合国人名地名标准化委员会批准,北京拼音为Beijing使用之今。

当然,一些商品、企业、学校为了体现其悠久历史,仍然保留Peiking这种发音。如北京大学校徽、北京烤鸭、北京协和医院等等。

我想是因为邮政式拼音,在晚清时期通过以拉丁字母拼写中国地名作为拼写我国地名的标准,甚至在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之后还是继续沿用的邮政式拼音。

也是因为这样,在20世纪上半叶,邮政式拼音基本是西方国家用来书写中国地名时最常用的拼音方式。

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之后,才开始慢慢的被汉语拼音取代了。

不过现在其实Peking这个词还是有在使用的,并没有说北京在英语里不可以说成Peking。

先说几个结论(史实),再慢慢解释。

一、Peking的确是邮电式(也写成邮政式拼音)“北京”的拼法,但这个拼法并非来自韦氏拼音(威氏拼音)

二、联合国地名标准化会议采用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中国地名的国际标准,是在1977年

三、联合国标准化组织采用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汉语的标准时间,是1982年

从那以后, 北京的英文就不叫Peking了,但北大的英文除外,毕竟影响力太大了。

1906年,在上海召开的“帝国邮电联席会议”上,对中国地名的拉丁字母拼音方法进行了统一和规范。主导这场规范的,是法国人。他们决定以汉学家翟理斯编写的《华英字典》(1982年上海第一版)中的拉丁字母写法为准。这个写法,来自威妥玛式拼音拼音固然不错,但是也有一些区别:

一、威式拼音基本上是按照北京语音系统来拼的,但邮政式拼音加入了某些方音的固有拼法(这些拼法,有的历史非常悠久,和威氏拼音不属于一个系统或者时代)。最突出的例子如ㄐㄧ、ㄑㄧ、ㄒㄧ,威式按北京语音拼作 chi、ch‘i、hsi,而邮政式按尖团音分别拼作ki、ki、hi和tsi、tsi、si(而且一律省去送气符号),如Peking(北京)、Tientsin(天津)、Tsinan(济南),等等。其中,Peking(北京)来源,学者一般认为是明代传教士制定的某种拼音方案。

二、威式拼音的u介音,邮政式基本写成w,例如Ankwo (安国)。威式拼音中的 ou,邮政式拼音作 ow,例如Chinchow(锦州)。

三、邮政式拼音规定,两粤、闽台一部分地区的地名,一律按当地的方音拼写。《华英字典》附有各个汉字的闽、粤、浙、客家等 9个方言区的方音拼法。所以原来清华大学历史系副主任王奇对Chiang Kai-shek翻译“常凯申”,网上说是威氏拼音,其实也是不对的。当然,Tsinghua也不是威氏拼音,因为清华的清,威氏拼音应该写成ch'ing。

四、1906年会议以前,有些地方的拉丁字母的习惯拼法保留不变。例如 Foochow(福州)、Canton(广州)、Amoy(厦门)等。

所以,这套方案其实从清末一直用到了1958年,而上海一些单位、组织给国外的资料,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还在使用,比如:

另外,新疆西藏内蒙很多地名,到现在也并没有使用汉语拼音方案,比如乌鲁木齐、拉萨、呼和浩特,火车票和机场显示屏上的地名拼音往往并不会是Wulumuqi、Lasa、Huhehaote,而是Urumqi、Lhasa、Hohhot。这个原因非常复杂,以后有机会再跟大家聊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苏州英语翻译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苏州英语翻译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