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问问> 正文

标本采集管理制度 标本采集管理制度范文

新冠核酸检测标本处理哪些不符合安全管理规定

1、实验室检测安全管理 基本要求 标本灭活及检测应在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进行,同时采用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的个人防护。

2、B.质控没有必要每批次都做 C.质控品应随机放在临床标本中间参与从提取到扩增检测 的全过程 D、弱阳性质控测定应为阳性,3 份阴性质控应全部为阴性, 视为在控。

3、(一)采集对象。新冠肺炎病例、可疑感染人员和其他需要进行检测的人员,以及可能被污染的环境或物品等。(二)采样人员基本要求。

4、核酸检测采样个人信息和本人信息不符,导致核酸结果无法出具的,也会出现核酸检测异常的提示,需要重新采样,并填写正确的身份信息才行。

输血标本采集规范最新版本是哪一年

1、抽取血型交叉配血试验标本时标本采集管理制度,必须有二名护士(夜间一人当班时与值班医生)到患者标本采集管理制度的床边,按照输血申请单共同核对床号、姓名后方可抽血。

2、现行gmp是第四版。中国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现行版本是第四版,于2010年发布实施,被广泛应用于药品生产和销售领域。

3、第三十六条 输血完毕后,医护人员将输血记录单(交叉配血报告单)贴在病历中,并将血袋送回输血科(血库)至少保存一天。第三十七条 本规范由卫生部负责解释。第三十八条 本规范自2000年10月1日起实施。

4、iatf16949最新版本是2017年1月1日正式生效的。iatf16949为了协调国际汽车质量系统规范,由世界上主要的汽车制造商及协会于1996年成立了一个专门机构,称为国际汽车工作组 International Automotive Task Force (IATF) 。

5、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规范最新版是2013年,根据规范网查询得知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规范的最新版本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规范(试行)》(GB/T29741-2013),该版本发布于2013年。

标本漏送原因分析及措施

1、条码放置不规范。当日主班打印好条码后放在盒子里,一个个小标签很容易放错地方。再是,夜班或跨夜班看到24日下面没有19床的采血记录,有可能顺手扔了,而不去查看上面的记录和医嘱。改正:规范血标本采集盒。

2、常见的原因有:标本在运输过程中遗漏,标本运送人员不足,病房距离实验室距离太远,标本采集后交接班不恰当,运送员的责任心不强等等。

3、分析标本采集错误的原因。案例分析 患者,王某,女,74岁。因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失血性休克再加上神志不清,由120送急诊抢救。

4、确保使用符合行业标准的标本容器。在标本容器上清晰地标注相关信息,如样本类型、采集日期、患者姓名等。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确保他们了解正确的标本容器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

核酸检测安全管理制度

法律分析: 新冠病毒核酸标本采集点工作人员遵从流程管理,不得穿戴防护用品离开工作区域。

低风险区核酸检测要求:根据疫情传播风险评估结果和风险人员协查管理情况,科学确定低风险区内开展核酸检测的人群范围和频次等。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核酸检测实施办法为指导各地开展新冠肺炎疫情监测工作,落实早发现早报告要求,及时发现和处置疫情,制定本办法。

辖区内出现1例及以上本土疫情后,应及时组织完成1次全员核酸检测,后续可根据检测结果及疫情扩散风险,按照每天至少20%的抽样比例或辖区检测要求开展核酸检测。

对传染病菌种毒种和传染病检测样本的采集保藏携带运输和使用实行什么...

解析:根据《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国家建立传染病菌种、毒种库。对传染病菌种、毒种和传染病检测样本的采集、保藏、携带、运输和使用实行分类管理(A对),建立健全严格的管理制度。

(五)对传染病菌种、毒种和传染病检测样本的采集、保藏、携带、运输、使用进行监督检查;(六)对公共场所和有关单位的卫生条件和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七条国家对传染病菌(毒)种的保藏、携带、运输实行严格管理: (一)菌(毒)种的保藏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单位负责; (二)二类菌(毒)种的供应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保藏管理单位供应。

对传染病菌种,毒种和传染病检测样本的采集,保藏,携带,运输和使用实行分类管理,建立健全严格的管理制度。

国家建立传染病菌种、毒种库。对可能导致甲类传染病传播的以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菌种、毒种和传染病检测样本,确需采集、保藏、携带、运输和使用的。须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对传染病菌种、毒种和传染病检测样本的采集、保藏、携带、运输和使用可不实行分类管理,建立健全严格的管理制度。(×) 1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