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千帆 > 正文

别梦依稀咒逝川 别梦依稀咒逝川解释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别梦依稀咒逝川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别梦依稀咒逝川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别梦依稀咒逝川解释

别梦:指离别之后,不能忘怀,家乡与故人常出现在梦中。张泌《寄人》诗:“别梦依稀到谢家。”

别梦依稀咒逝川 别梦依稀咒逝川解释

依稀:仿佛、隐约,不很分明。咒:诅咒、痛恨,这里只是恨的意思。逝川:流去的水,比喻流逝的光阴。李白《古风五十九首》其十一:“逝川与流光,飘忽不相待。

首联“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别梦,是指离别之后,经常梦到故乡。逝川,化用《论语》中孔子的话。《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李白亦有诗云:“逝川与流光,飘忽不相待。”这里的逝川,是指流逝的时光。

依稀之间,三十二年就过去了,让人不得不怨恨起流逝的时光。“三十二年前”将诗笔引向过去,引出下文对韶山人民革命斗争历程的描写。

七律过韶山原文

1.《七律·到韶山》原文: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2.作者毛泽东一别故乡32年,1959年返回时故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抚今追昔,有感而赋此诗。

3.这首诗,虽然写的是故乡韶山,但是实际上概括了全中国,因为中国各地的情况都和韶山一样,中国人民都经历过血与火的考验,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

七律

到韶山

毛泽东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别梦依稀咒逝川 别梦依稀咒逝川解释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七律·到韶山

                               毛泽东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古诗简介

别梦依稀咒逝川 别梦依稀咒逝川解释

《七律·到韶山》是1959年毛泽东同志回到离别32年的故乡韶山。   

翻译/译文

        离别后多少梦境在诅咒岁月的流逝,我的故乡啊与你一别已过了三十二年。红旗漫卷吹动农民的武装,而敌人却高高举起霸主的皮鞭。因为太多的壮志才会有牺牲,但我敢令天地翻覆换一副新颜。再喜看大片庄稼如浪涛滚滚,尽是农民英雄们在暮色中收工归来。

赏析/鉴赏

        一九五九年六月二十五日到韶山,离别这个地方已有三十二周年了。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毛泽东同志1925年1月从上海回到韶山,建立中共韶山支部,后又组织农会。1927年1月在湖南考察农民运动,再度回到韶山,组织农运工作的同志开座谈会,听取党支部的汇报。以后由于斗争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没有回过韶山,直至解放以后1959年6月才回到韶山,在家乡住了两天,与故乡父老欢聚畅谈,这首七律就是25日深夜写成。这首诗真实地反映了韶山地区人民革命斗争的历史,是一首在中国革命斗争性史上和中国文学史上永放光芒的不朽的史诗。这首诗不仅写了历史,还写了现实,写了韶山人民在革命时期出生入死的斗争,以及在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韶山人民改天换地的英勇的斗争精神,反映了旧社会的黑暗,展现了新中国一派欣欣向荣的大好的景象。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别梦依稀咒逝川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别梦依稀咒逝川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